欢迎访问本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评建简报
如何理解一体化课程
文章来源:作者:hrbyypjw整理日期:2018-06-20 15:05:00

 一体化课程可以概括地描述为三句话,即能工作、体系化、有动力。

    “能工作实际上说的是一体化课程的目标指向,能够工作的课程才是一体化课程,这无疑和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方针非常契合。要就业就要有就业的本领,就要能胜任就业岗位的工作,这种对工作的胜任能力就是综合职业能力。那么综合职业能力从哪里来呢?答案似乎已经一目了然,就是通过对一体化课程的学习来获得。我们把综合职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一体化课程就会对应地形成专业方向课程、通识通用能力课程(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对应课程)。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体化课程就不仅仅是专业方向上的技术性课程,包括文化课、活动课、拓展课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分立课程都应该属于一体化课程的范畴。

    说到此,我们可以给一体化课程下个描述性的判断定义:凡是能够促进形成工作能力的课程就是一体化课程。显然,语文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促进工作岗位上语言交流能力形成的课程,当然应该属于一体化课程;数学是促进岗位上算术能力的课程,也应该属于一体化课程;德育就更重要了,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都是德育课的责任所在,不想工作、不愿工作的员工,又怎么谈能工作呢?所以,德育课同样属于一体化课程的范畴。

    “体系化是对一体化课程的系统性定义,一体化课程是课程体系,而且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不是哪一个单一的分立课程内涵。单一的课程可以是一体化课程,但一体化课程绝不仅仅是某个单一分立课程。学过函数概念的人知道,一体化课程和单一课程(科目)是集合和元素的关系,是函数和自变量的关系。如果说就业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函数,那么综合职业能力就是一体化课程的函数,一体化课程就是各个单一分立课程的函数。直观地表述如下:就业=F(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F(一体化课程);一体化课程=F{科目1(学习领域1)、科目2(学习领域2)、科目3(学习领域3)……}。这里,我们还是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诠释: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我们一体化课程中的学习情境,是由分立课程(学习领域)为基本框架所营造和创设的。

    系统论两个重要的原理,一个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是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间要能相互作用联系。这告诉我们,一体化课程作为课程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时就要考量各分立课程和学习领域的衔接搭配,以达到课程的充分整合融合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掌握固然重要,然而,融会于它们之间的默会经验,能够把知识变成工作中的默会经验,并逐渐形成职业素养,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粘合剂似乎对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形成更为必要且不可或缺。可以说,也只有体系化的一体化课程系统,才能够使上述的过程成为可能。只有体系化的一体化的课程,人才的培养才会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功能的,而不是功利的;是全纳的,而不是有所偏废的;是协调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是可持续的,而不是割裂的;是系统的,而不是分立的;是有机生成的,而不是生硬构成的。

    “有动力是指一体化课程在学习上的动力特征。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动力来自教学策略上的科学设计,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作为一体化课程总的教学方针,使学习变成一个主观能动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种设计既符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职业成长规律过程,更符合职业学习的规律,特别是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建构基础和学习习惯。可以说,是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把职业学校的教学引领到了曲径通幽,禅房花木的美妙境地,在4种学习方式中,的效率无疑是最高的,而一体化课程教学策略的做中有听、做中有看、做中有论,则更是为学习效率的提升加装了强劲的大马力助推器。有动力的学习才是有效率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才是有效果的学习,有效果和效用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这正是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一体化课程已不是初级阶段所提及的、简单的理实一体化,也非工作和学习层面上的一体化方法论课程,而是职业人才教育和培养上的一体化课程概念,是一个职业院校学生、一个自然人走向职业,并成为合格职业人、成为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社会人,所经历的完整的一体化学习进程。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0 - 2015 phpMyW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网站:www.hyyzy.com   技术支持:翰诺科技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998号   电话:0451-84114766 0451-84116658   E-mail:hyyzy@126.com 黑ICP备案0853271233